現代人工作繁忙、應酬多、享樂快,不知不覺之中,已把「牙齒」拱上全身最操勞的器官名單,於是,如今看來所謂的「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。」其言確實不假,倒不是真的痛到會死人,而是一連串難以停止的惡性循環從「齒」啟動:牙疼就不太敢咬、不敢咬就常硬吞,囫圇時日一久,腸胃消化不良、心血管負擔、糖尿病失控…,種種讓身體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下的不良因子一直累積,不用等到最後一根稻草,光是牙醫診所開出來的診療繳費單就把辛勞10幾年的積蓄化成嚇死人的負債,寧可缺牙也不願花錢的延遲心態,已讓台灣有80.7%的成年人有牙周病,65歲以上的台灣人有40%要過上平均15年的缺牙日常。
於是,透過牙齒保單替自己牙齒的未來提前鋪路,在2018年後半期成了網路搜尋榜單上異軍突起的關注議題。真的,倒底該怎麼規劃「一口好牙」的保存期限呢?MoneySmart小編要跟各位澄清二大觀念:
觀念1. 請認清牙齒險與一般醫療保險在本質上不同
一聊到牙齒險,相信大部分小資消費者會立刻皺起眉頭反問:真的有必要買嗎?再搜一些網路分享,更有一整排搜尋結果把「小心有陷阱」拉出來當標題,影響決策判斷。其實,牙齒險在台灣會擁有如此正負評價勢均力敵的關鍵因素是:牙齒疾病大多可以透過每天刷牙、定期檢查等行為降低發生機率,並且,就算蛀牙、掉牙、缺牙,對生命也不會產生立即性影響。
因此,就本質上來說,牙齒保單註定是保險公司眾多商品中的妖艷賤貨,那些想花少少保費佔取上萬理賠金的消費者們,動機昭然若揭,不多寫點限制條款防詐似乎跟公司的錢過不去,反倒在公關行銷上成了惡名昭彰的保險商品。
觀念2. 牙齒險需求每人有三階段
只要有牙齒就對牙齒險有不一樣的需求,MoneySmart小編認為至少可歸納出三個時期:
(1)兒童期
在換7歲汰換乳牙之後,新長出來的恆齒在質地上、尺寸上,都必須遷就當下仍是兒童尺寸的口腔骨骼擠來擠去,蛀牙不說,對爸媽荷包更傷的是牙齒矯正,幾天前MoneySmart小編同事,才收到孩子看的牙醫診所開出15萬上下的矯正報價,不禁45度仰天長嘆:錢,到底怎麼賺?
(2)青壯期
當走過了可怕的矯正高峰期之後,20~35歲之前的年輕消費者最常發生的是外部力量造成的牙齒損傷(如:打架、車禍);因意外事故造成牙齒損害,所進行的裝置義齒通常會延伸初三個的理賠問題:1.住院期間牙齒手術之實支實付、2.義齒醫療費的判定、3.義齒給付最高限額5萬。
(3)中年之後
人類的牙齒在45歲之後會開始嚴重走下坡,一來是身體機能的退化、而來是牙齒周邊的不良因素也存在已久,爆發在即。牙周病、拔牙、掉牙所延伸出來的相關醫療費用包括:牙冠、植牙、假牙都不在健保給付範圍,再加上手術費、醫材費至今都沒有公訂價的關係,3~4萬的價差和一顆超過10萬的假牙,變成了財務上極大的考驗。
》牙齒保單限制如麻,購買前請先做功課
跟其他保險商品的意義一樣,購買牙齒險的目的在於減輕負擔,但又受制於牙齒疾病容易隱匿實情的情況下,牙齒險理賠的先備條件有以下幾個大重點:
1.保單生效後30天後才理賠。
2.前三年只有階梯式理賠,再設最高理賠上限。
3.保單以年齡分10年/15年期,終保障年紀為65歲。
4.保費滿高的…
5.實際拿到的理賠金遠小於實際花費!
因此,不管是22歲愛熬夜的年輕人,還是30多歲的熟齡女還是50歲的家庭經濟主力者,應把「一口好牙」視為健康財務的延長賽,越能拉長牙齒的保存期限,就越能讓生活更自由一點,特別是牙齒的健康可以從個人口腔衛生習慣做起,在問自己到底要不要許給牙齒一張貴鬆鬆的保險之前,可以事先評估整口牙是徹底的清潔呢?還是滿目瘡痍?有沒有家族遺傳史?…,都是不錯的投保依據喔!